贾金思:老师的好榜样 学生的贴心人
作者:学生记者 殷晶晶 发布时间:2011-09-07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行立教、以德立身。”这是贾金思老师常说的一句话。贾老师是我校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北京市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常务理事,2010年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在29年的从教生涯中,贾老师时刻遵守着“诚实做人、认真做事”的信念,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体会和践行师德,是老师们的好榜样,学生们的贴心人。
恪守师德 学无止境
一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而贾老师却说道:“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不断变化的时代,我想‘一桶水’已远远不够,要做一个好的高校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跟踪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素养,才能引领学生发掘出源源不断的补充水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如她所说的,在实践中她利用各种培训、到国外做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等机会,不断学习、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追踪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2006年她主持完成的课题《北京市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研究》、2008年主持完成的课题《国际贸易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都反映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最前沿内容。她还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主编出版了14部专业著作和教材,其中《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务》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团队协作 彰显师德
贾老师说:“教师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需要一个好的学术发展环境,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展现也必须有学科建设的平台和学科发展的依托。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绝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能完成的,必须依靠团队的共同努力。我认为一个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一定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贾老师于1982年1月留校后,成为我校最先开设国际贸易相关课程的老师之一,被历史性地赋予了当时北京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科带头人的重任。她注重团结其他任课老师,发挥团队的集体力量,牵头完成了多项教学科研任务。29年来,她带领团队完成了16项相关课题,其中一些项目提交北京市有关部门后受到了高度重视。
凝聚爱心 践行师德
贾老师在学生们眼中是“严师慈母”,在思想和学业上她严格把关,为学生找实习单位和工作上尽己所能给予帮助,在生活上用母亲的角色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有个从河南贫困地区考来的硕士研究生,经济负担很重,为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能帮他解决实际困难,贾金思老师就在他读研二时,帮他找到一个给专科学校上课的机会,并且给他讲稿,指导他如何上好课,使学生既解决了经济困难,又得到了教学实践的机会。有一次她甚至为一名因经费原因打算放弃出国的学生垫付了押金。提到这些,贾老师笑笑说“我觉得师德就应该是这样一种爱的凝聚,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引导学生。”
从不说辛苦,贾老师却洋洋得意的讲起了教师是唯一可以享受诱人的寒暑假期,可以时时感受校园青春与活力的职业。“记得有一年教师节,晚上和已经毕业工作了的学生聚会后一起坐地铁回家,当我手捧着一大束鲜花,迎来路人羡慕的目光时,我真的挺陶醉的。所以,当你讲授每一门课,编写每一本教材,完成每一项课题时,你没有理由不认真、不投入、不尽力。”用生命感动生命,用人格影响人格,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投身其中,贾老师执教30载,用永不停息的追求和慈母般的关爱完美的诠释了平凡与精彩的精髓。